Deprecated: Call-time pass-by-reference has been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fzjpyx/catjw/winezx/show.php on line 226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双重性,在不断地发展中,融合地域文化,形成自己特有的红星文化。2007年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对“红星”传承北京二锅头酿制技艺的评价是: “红星”全面继承了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是这一技艺的正宗传承者。红星二锅头酿制技艺传承脉络清晰,地域特色鲜明,体现并见证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酿酒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5月的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酿酒厂。据统计,当时北京城区共有大小酒作坊27家,生产方式全部是手工操作。1949年4月,中央税务总局,华北酒业专卖总公司在京召开华北首届酒业经营管理会议,决定对酒实行专卖,停止私人经营,实行“统一经营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同时决定在北京八王坟建立北京酿酒实验厂,并收编北京城近郊区十二家著名的传统烧锅和人才,这就是北京酿酒总厂的前身,亦即现在的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首都北京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国营酿酒厂。
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是中国清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显著地方特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产地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是历朝历代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也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至今,在京城内保留着三条明清时期留下的以“烧酒胡同”命名的遗址,也是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就是北京酿酒史最重要的代表。
综上,可以了解到“红星”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双重性,在不断地发展中,融合地域文化,形成自己特有的红星文化。据美国兰德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结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给他们的企业注入了文化内涵,形成了企业文化软实力,正因为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使这些企业保持了长盛不衰、百年不老。可以这样说,决定企业生命长短的不是企业老板,不是企业的经济实力,而是企业文化。这也是红星得以在市场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
红星的企业文化发展,大致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形成阶段,二是强化建设阶段,三是科学系统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97年的自然形成阶段。红星的企业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人们的长期实践中,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吸收新的观念、学习新的思想和理论而自然而然形成的。在这个阶段,红星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注重技术、尊重人才”,主要体现在建厂之初,为了尽快恢复白酒的生产,企业对各方面技术人才给予了充分的尊重,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上。可以说这个核心内容一直延续到现在。红星在60年的发展中,始终认为人的因素是传统技艺存续的关键。通过查阅档案可以看到,在工资、福利、工作环境、荣誉等方面,红星一直是向技术领域倾斜,而且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
第二阶段是从1997年到2006年,红星文化从自然发展阶段进入到强化建设阶段。红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在社会的推动下,对企业文化工作开始强化建设工作。这个阶段概括来说就是加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文化建设,通过实施“六个一”工程,来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即:提炼了一个红星精神------ “求实、创新、奉献、争先”;出版了一本50万字的“红星酒志”;建设了一个“红星展室”;确定了一个“红星”厂徽;装修了一间多功能厅;创编了一首“红星之歌”。2000年12月公司完成了CI、VI的设计工作,内容包括企业标识、职工工装、办公桌椅、名片信封等,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形象。
第三阶段是从2006年至今,是红星文化的科学发展阶段。“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回报股东、关爱员工”是公司进行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内容。红星的文化建设工作起步虽然较早,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文化建设不够系统,企业愿景模糊,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特色,员工的认同感不强等现象。近年来通过对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学习,红星在总结过程中,对红星文化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对今后的发展也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红星的企业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酒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企业文化虽然属于亚文化,更加偏重管理学范畴,但是毕竟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发展中要充分重视其中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这样才能使红星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并被大多数员工所认同。
2007年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对“红星”传承北京二锅头酿制技艺的评价是:北京红星二锅头是中国酿酒史上第一个以酿酒工艺命名的白酒,以“甘润醇厚、绵甜爽净、回味悠长”而闻名全国、饮誉世界,是中国清香型白酒典型代表之一。“红星”全面继承了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是这一技艺的正宗传承者。红星二锅头酿制技艺传承脉络清晰,地域特色鲜明,体现并见证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酿酒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通过对以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总结,大家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几句充满哲理的格言,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和触动人心的故事,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传播不能靠生硬的说教,应寓教于事、寓教于乐。事就是故事,乐就是有意思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就是对企业文化最好的诠释。
因此,自 2006年开始,红星从保护和传承二锅头酿制技艺出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组织专人全面整理所保存的档案资料,把北京解放前十余家老字号的技术工人档案调出,进行编号整理。对在世的老技术工人、进行录像登记。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传承弟子,研究他们的独特工艺绝活。
在以上工作中发现,红星在60年发展中既尊重承袭传统,同时又敢于打破常规、注重实效。在技艺传承方面,敢于突破北方烧酒行业中固有的性别、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二锅头这一传统技艺能够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壮大。如:第七代传人王秋芳就是一名女性。目前该同志虽已80高龄,仍然在为弘扬二锅头文化做不懈的努力;第八代传人高景炎是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的南方人,1962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系,是酒厂较早引进的高学历人才。
红星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最重要的经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红星”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充分发挥职工是生产创新的主力军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上来,通过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党员带头,全员参与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学习一门新知识、掌握一门新技能、应用一项新技术、创新一项科技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的“六新”活动。
二是“红星”把“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文化理念贯穿到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树立持续健康、绿色环保的发展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坚持绿色食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统一,并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公司对食品安全、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在原材料检验、成品检验上,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检测,多年来公司产品每批次抽检都是全部合格。同时公司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都制定具体目标,从烟尘、污水排放、到水、电、包装物料、办公用品的消耗,做到人人有指标、事事有实效。
三是红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60年来始终“坚持”清香型为主体的产品风格。在一张印刷简陋的1949年北京白酒专卖公告上,醒目的印着“质高价廉,气味清香”。60年过去了,“红星二锅头”一直保持着这八个字的特点。它的酒液清亮透明,口味清香纯正,清爽干冽,它超脱了职业、地位等界限,成为富人、平民、学者、白丁的共同嗜好,体现了“恬淡冲和,超脱通达”的人生观。坚持诚信经营,60年来,红星始终坚持要给消费者最大的实惠。红星始终把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灌装生产时,为满足销售的要求,既要确保产品液面的一致性,同时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一直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定量灌装,为此公司每年多付出的原酒,折合人民币达到百万元。60年走来,红星人就是这样,在每一天中坚持做好每一个环节。而今天红星获得的众多荣誉就是对这种坚持最好的诠释。
通过归纳总结,确定了红星的文化体系为:艰苦奋斗、奉献争先的创业文化;彰显个性、恪守诚信的经营文化;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的管理文化;科学创新、严格公正的制度文化;顾客至上、京味浓郁的产品文化;服务党员、服务职工的党建文化;持续健康、绿色环保的发展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它解决的是企业能否长远生存的问题,它是长期的结果,因此急功近利的思想是绝对不可有的。文化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大多数员工的价值观,在无形中起到引导、约束、激励的作用,这也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给外部人看得,是用来凝聚职工,使大家一起为企业发展而作贡献的。所以此项工作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而展开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就是管理学属性,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管理制度的重要补充。
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要充分运用“红星”固有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建立符合“红星”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如开展名师带徒活动、评优评先、合理化建议等、文化馆建设等活动,同时不断创新、整合宣传手段,来形成推动过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影响和规范企业员工的观念和行为,形成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为“红星”发建设展共同奋斗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