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all-time pass-by-reference has been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fzjpyx/catjw/winezx/show.php on line 226
伏特加属于烈性酒,凛冽刺激,充满激情。只是,当伏特加穿上华丽的晚礼服之后,它所展现的却是的独特性感的柔情和不可抵挡的魅惑。
有本欧美小说这样开始:夜幕下的城郊酒吧,一个神秘莫测的家伙,再次坐到靠窗的那个固定位子上,低沉而不失优雅地对服务生说:“请给我来一杯天使之吻。”调酒师注意到,这是他第二十五次点“天使之吻”。据说,饮用此酒恰似与天使接吻。
血腥玛丽的成分比天使之吻复杂很多——以伏特加为酒基调兑,混合番茄汁和柠檬汁,加数滴梅林辣酱油,两三滴辣椒油,少许胡椒和盐。鸡尾酒中还放了根芹菜,即是搅棒又是调味品,十分有趣。血腥玛丽这个名字据说很有来历,是某个美国人把等量的番茄汁和伏特加混合在一起时,给了一个小男孩灵感,使他想起了芝加哥的血桶酒吧,和里面的那个叫玛丽的女孩。另一种说法是,酒名来自英国的玛丽一世。她在位期间想在英国重新树立罗马天主教,所以对异教徒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她就是血腥玛丽。但“血腥玛丽”鸡尾酒没有那么凶残,它是好东西,甚至能赶走头晕症状,有人夸张地说其功效仅次于止痛药阿斯匹林。
血腥玛丽是留有大量创作空间的,它还可以混合黑胡椒、辣椒粉、酱油、柠檬和大量的辣椒酱,这是一款活泼、新鲜、刺激却又蕴藏着无限力量的醒酒药和开胃酒,是经典的美国鸡尾酒。独特、热辣的外观与“血腥玛丽”富有挑战的口感,可以造就一种经久不衰的致命吸引力——宛如磁石般的爱情一样魅力无限。如果将它与爱情对位,“血腥玛丽”代表的正是一种激情燃烧的爱情——热烈,奔放,激昂,就像“血腥玛丽”的本身,充满了沸点。
以伏特加为基酒的鸡尾酒还有螺丝起子、哈维撞墙和莫斯科之驴,同样都拥有个性斐然、趣味十足的名字。螺丝起子,得名于美国的油矿工人。早期的酸橙汁是装在封闭的木桶里的,石油工人们习惯用不离
身的螺丝起子开酸橙子汁,并用它来搅拌杯中的饮料,久而久之,“螺丝起子”就出名了。
而“莫斯科之驴”是以伏特加为基酒中最负盛名的鸡尾酒。它清新爽口,背后还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二十世纪40年代,美国伏特加酒厂老板马丁和他朋友姜汁啤酒厂的摩根一起设计了“莫斯科之驴”,当初用意单纯,是想借此“驴”打开各自的酒品市场。马丁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先来到一家有名的酒吧,为手持“莫斯科之驴”鸡尾酒的调酒师拍照留影。随后又拿着这张照片来到另外一家酒吧,试图造成“莫斯科之驴”鸡尾酒盛行的声势。结果,这种伏特加加姜汁啤酒,再加柳橙的鸡尾酒还真的大获成功。尽管名字有些怪异,但并不影响如今它那坚如磐石的地位和声望。
“哈维撞墙”又是款有趣而经典的鸡尾酒。传说哈维是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冲浪运动员,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中,他被对手击败,很郁闷地来到酒吧借酒消愁。起初,他点了杯“螺丝起子”,但让服务生额外加一点加里安诺利口酒(一种的黄色甜味的意大利酒)。那天他喝了很多,离开酒吧的时候,憨态可掬地使劲往柜台和墙上撞,就这样,哈维撞墙成了他的绰号,而一种举世闻名的鸡尾酒也因为哈维的撞墙而诞生。
血腥玛丽、螺丝起子、莫斯科骡子还要哈维撞墙,这些精致而又独具创意的鸡尾酒名字,突显出混饮文化始创者的奇妙灵感和独特智慧。据说还有种鸡尾酒叫“床第之间” ,这种酒我没喝过,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感觉很诧异,但后来就理解了。这种酒是不适合单身汉喝的,它是种睡前酒,缠绵的情人在鱼水之欢之前,各饮一杯“床第之间”,然后就在床第之间达到理想的彼岸。“床第之间”是由1/3的白朗姆酒、1/3的白兰地、1/3的白利乔酒再加1/2勺的柠檬汁调成——将此配方广而告之,供具有猎奇精神的情侣们在浪漫的周末自行调配。
真正喜欢喝酒的,可以直接喝伏特加。“伏特加”是原苏联人对“水”的昵称,那是一种非常纯净的烈性酒。无色,无味,也没有明显的特性,但非常提神,口味烈,劲大刺鼻。由于酒中所含杂质极少,口感纯净,并且可以任何浓度与其它饮料混合饮用,所以经常用于做鸡尾酒的基酒,从而演变出许多崭新的伏特加来。
爱伏特加,更爱充满魅惑的鸡尾酒。